健康园地

首页 > 健康教育 > 健康园地
医防融合 | 我院“结核病预防干预门诊”开诊啦!
发布时间:2024.10.30
   为深入推进医防融合工作,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结核病的早期发现率和治疗效果,减少结核病的传播风险,2024年10月30日,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病预防干预门诊正式在综合门诊开诊啦!该门诊主要针对结核潜伏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及健康人群开展咨询和预防性治疗等业务。

  开设结核病预防干预门诊是我院落实医防融合策略,推进结核病综合防治的一项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服务,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对结核病防控的认识,共同构建起防治结核病的坚实防线。

  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
  结核潜伏感染(LTBI)指的是机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是临床上没有任何活动性结核病征象。据统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结核杆菌,我国更是约有3.5亿潜伏感染者。其中,5%-10%的潜伏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在结核病高危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因此,为了防止结核病从无传染性的潜伏感染进展成为具有传染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病,在潜伏感染、密切接触人群中实现早筛查、早诊治,已成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可出现的3种结局
  1.结核分枝杆菌被清除;
  2.结核分枝杆菌被控制但未被清除,呈休眠状态,即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机体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又不能将其彻底清除,但当机体出现免疫力低下时,结核分枝杆菌(Mtb)能被重新激活并复制,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并成为新的传染源;
  3.结核分枝杆菌呈明显分裂繁殖并出现临床症状,临床称为活动性结核病。

  哪些人群需要预防性治疗?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根据专家测算,LTBI感染率在20%左右,这些人群并非所有都需要进行药物的预防性治疗。根据WHO的推荐,结合我国的指南推荐对一些高危人群需要进行筛查和抗结核药物的预防性治疗,包括:
  1.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5岁以下儿童;
  2.确定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3.新近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等;
  4.其他确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人群,包括需要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长期透析、准备做器官移植或骨髓抑制、矽肺、准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医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