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结核 共享健康
——我院开展“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公益宣传活动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了让群众对结核病有科学地认识和了解,提高广大民众对结核病的防控意识,这几天,广州市胸科医院(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医护人员作为“防痨”宣传主力军走进公园、社区、学校等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大大提高了群众对结核病的认知程度,为建设健康广州做出了积极贡献。
3月23日至26日几天时间,从胸科医院专科门诊大厅到海珠区晓港公园,从小北花圈越秀公园再到中华广场等地,一支由院领导、职能科室、业务科室以及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第一分所、第二分所的专家和医院团委志愿者等200多人组成的专业“防痨”工作宣传队,通过义诊和宣传等形式,把广州市2018年结核病大型公益宣传活动推向了高潮。
防痨姐妹花翩翩起舞,人气爆棚!
3月26日上午,位于中华广场的公益宣传活动是今年防治结核病日系列活动的“压轴场”,由省卫计委、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规格高、规模大、活动效果也最为明显。我院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不仅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义诊专家团队,吸引了众多群众排队咨询,而且现场工作人员也设计了各种趣味活动方便市民参与。
舞台上,由我院10名防痨志愿者倾情奉献的集体舞蹈《美丽中国梦》热情上演,曼妙优美的舞姿,亲和大气的舞台形象,既展示了我院医护人员的青春风采,也为现场活动营造了热烈氛围,赢得了群众的纷纷拍照和点赞,成为此次公益宣传活动一大亮点。
众所周知,结核病也就是俗称的“痨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我国预防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有:咳嗽、胸痛、气短、咯血等。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规范、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在接受广州电视台记者现场专访时,结核病防治专家、我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言斌主任医师表示,结核病可防可控可治,一旦确诊感染结核菌,就要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果症状好转,不足疗程就停药,治治停停,就容易形成耐药,治疗起来更加困难,治疗期可长达两年,治疗花费更高,而且耐药菌如果传染给其他人,一旦发病就直接成为耐药患者。
多场义诊活动同步开展,“防痨人”蛮拼的!
3月23日当天,我院组织多名医疗专家分别在医院专科门诊、海珠区晓港公园和小北花圈越秀公园等地同步开展了三场义诊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来自我院预防保健科、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第一分所和第二分所的工作人员通过设置宣传台和展板、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提供现场咨询等方式,向过往群众讲解结核病疫情现状、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宣传国家治疗肺结核病人优惠政策、校园结核病防治等知识,同时解答市民提出的疑问。
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第一分所和第二分所是我市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主要负责广州地区及越秀、海珠两个区的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实施、管理、科研、培训及健康教育。多年来,他们积极联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认真依法履行结核病防治职责,最大限度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有效遏制了本地区结核病的传播和流行。目前,我市结防工作也面临着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耐多药结核病防治、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三大挑战,我市结核病防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仍需进一步加大防控工作力度。
志愿者别出心裁,趣味活动增强群众参与性
在今年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现场,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结防宣传志愿者和向日葵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积极向市民群众科普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安全用药常识,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球里大作战”游戏,把科普知识问答和趣味游戏结合起来,吸引了许多群众积极参与。此外,创意朋友圈拍照点吸引了许多群众纷纷过来“签到”、留影,使活动现场的人气持续不断,不妨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2014年,世界卫生大会就通过了世卫组织“终结结核病战略”,各国都努力通过减少结核病死亡人数、降低结核病发病率来遏制结核病流行。今年3.24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确定的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宣传贯彻《“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规划目标,进一步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防治意识,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8年,我院广大医护人员将继续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消除结核危害,打造健康广州尽心竭力、默默奉献。(办公室:景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