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记录:胸科“大白”的抗疫故事!
在支援广州核酸筛查的工作中,市胸科医院“大白”们与时间赛跑,在街头巷尾留下了连续奋战的身影,成了社区群众眼里的最美风景线。工作间隙,同事们抓拍战友的工作瞬间,记录下温暖的抗疫故事。
科主任、护士长披挂上阵
“医院召集令一发出,各科室主任非常重视,第一时间落实报名队员,成为医院按时按数选派医疗队的关键一环!”
在确保临床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连日持续开展的核酸采样任务,已经让不少科室“掏空家底”,有的同事下了夜班马上加入核酸采样队,有的参加完核酸采样回来继续上班,内一科冯翠莲护士长和内八科沈惠兰护士长连续三四天都参与了核酸采样工作,不少医护人员已多次轮番上阵,一句句“我可以”“我能行”“让我来”,无不彰显着胸科人的担当和使命感。
为减轻科室同事工作压力,外一科主任肖泽林、内五科主任谭毅刚等到一线轮替。“为支援抗疫,这两天减少了手术安排,努力克服困难,优先完成上级任务,早日战胜疫情!”肖泽林主任说。
新婚夫妻战疫情
潘建超和傅蔚波是外三科的医护组合,是对新婚夫妻。小区实施管控前一天,夫妻俩都在单位值班。得知管控消息后,为保证正常上班,只能住附近的奶奶家了。潘医生多次参加过支援深圳、东莞等地的核酸采样任务。4月10日,傅蔚波报名加入采样队,潘建超有些担心:“我想和她一起去,她没有实战经验,一起去能相互照应一下。”来到核酸采样点,在老公的帮助指导下,傅蔚波很快就上手了。“忙完了一整天,统计工作量,我的速度还比他快。”傅蔚波说,夫妻俩作为医护工作者,守护群众的健康,是共同的责任。
主动上门为患病高龄老人采样
4月14日上午,医院派出50人医疗队支援核酸采样。在某社区,医护人员了解到,有两位90多岁的老人,无法自行前往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采样。组长谢育红与社区人员积极协调,随即带领队员展开入户采核酸工作。据统计,连日来,胸科队员已为20多名因病卧床或高龄老人完成入户核酸采样,并指导老人家做好日常防护、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机关后勤干部紧急补位
为积极参与支援抗疫工作,机关支部、后勤支部有医学背景的青年党员和团员们主动报名,为强化院感防控,大家积极练习防护服穿脱,熟练掌握采样流程,院感同事现场指导。当天下午,通过院感考核的部分管理人员,作为替补队员加入医院抗疫队伍,在抗疫战场上展示胸科青年的自信和担当。
抗疫“微记录”受点赞
“虽然身处管控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那里,一直在抗疫的路上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医务科党员童志雯身处管控区,她的抗疫见闻和微记录,受到社区、街道好评!
“当大白一天刚结束,因家在管控区,医院安排了集体宿舍,争取明天报名继续为人民服务!”援藏干部、放射科副主任医师袁光峰多次参加支援采样任务。4月12日午间休息时,“干两盒饭,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调侃,赢得大家的点赞!
若有战,召必回!看到科室的同事们连续出队支援,不少在外进修学习的职工也纷纷请战,第一时间赶回医院,加入核酸采样队伍,与大家并肩作战。
外二科19名抗疫先锋队员中,陈晓辉医生在完成赴外市“四天三夜”的支援任务后,他毫不退缩,毅然坚守在一线值班岗位上,暖心守护着病情变化的患者。“轻伤不下火线,我还能扛!”刚下夜班的他又一次向科主任请战,担任30人医疗队领队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胸科青年的果敢、坚毅与担当。
连日来,胸科人以战时状态火速集结,坚守岗位,精神饱满,不辱使命,在保证医院医疗工作正常运转的同时,累计完成核酸采样量超60万份,全力以赴完成核酸采样支援任务,为广州疫情防控贡献了胸科力量!打赢疫情防控硬仗,我们仍在行动!
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