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重症昏迷10天下床,一个月出院!”一例结脑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
发布时间:2022.09.19

“重症昏迷10天下床,一个月出院!”

一例结脑患者获得了良好疗效!

 

 

结核性脑膜脑炎,简称“结脑”,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到脑膜和脑实质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常合并肺结核、骨结核和淋巴结结核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结脑的死亡率仍在10%36.5%,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十分重要。

日前,50多岁的黄姨(化名)持续发热头痛半个多月,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一周时间,病情没有缓解,甚至出现了神志不清等加重趋势,便迅速转诊到我院内六科(神经结核病区)住院,经过进一步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入院时已经是昏迷状态了,当时还挺严重!”方毅敏主任团队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快速确定病因,组织科室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给予患者抗结核、脱水、促醒、神经细胞保护和神经营养修复治疗等各项治疗,护士人员给予心电监护、吸氧,落实尿管、胃管等各项管道护理,因没有家属陪护,护士还制定预防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等措施,减少患者并发症。

“以前治疗了很多这样的病人,我们也总结了一些临床经验,既要进行病因治疗,也要症状改善,兼顾脑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把患者病情平稳地控制下来。”方毅敏主任表示,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针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内六科医师团队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了常规抗结核治疗外,医师团队通过快速诊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不断调整优化方案,使用特殊辅助用药,加上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与照料,往往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黄姨康复之快,有点出乎我们意料!”内六区护士长周敏娟说,患者入院时还重症昏迷,住院治疗一周时间,神志逐渐清醒,10天后完全恢复清醒,对答切题,拔除尿管和胃管后,患者生活已恢复自理了。通过腰穿复查,脑脊液各项指标已有好转。住院治疗一个月,黄姨病情稳定,出院后在家继续抗结核治疗。

“出院并不意味着结脑治愈。”方毅敏主任说,由于结脑疗程较长,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良好心情,高营养高蛋白饮食,还要按照医嘱继续服药、定期复诊,切不能自行停药或擅自更改用药方案,规范完成全程治疗才能彻底治愈。

专家表示,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反复感冒、长期熬夜、外伤后、患糖尿病、因其它疾病长期口服“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等原因,都有可能成为结核菌攻击的对象,体内潜伏的结核感染会发展为活动性病变,引起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全身各系统器官发病,结核菌也可通过血液到达颅内引起“结脑”。


作为一种常见的颅内感染疾病,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方毅敏主任表示,头痛、头晕、盗汗、乏力、发热、呕吐等是结脑的常见症状,严重时候还会出现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脑神经损伤等,随着疾病轻重缓急、各阶段的不同,临床上的表现复杂多变,症状体征不典型,诊疗难度大。因此一旦患有结核性脑膜脑炎一定要及时规范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头颅核磁共振(MRI)、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二代测序(NGS)等检查综合分析、协助诊断。结核性脑膜脑炎的治疗跟肺结核等其他结核病一样,在治疗上要遵循“早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的抗结核“十字方针”。

                              

内六科:周敏娟、卢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