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科普 | 终于等到啦!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C-TST),能有效鉴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发布时间:2023.10.14

科普 | 终于等到啦!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C-TST),能有效鉴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也叫“宜卡”,是2020年4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局批准上市的1类新药。专家表示,这是“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使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重大进步”。

宜卡采用结核杆菌的ESAT6与CFP10的融合蛋白制备而成,是国内唯一被推荐的结核融合蛋白皮试试剂。用该试剂进行的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C-TST),能有效鉴别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结核潜伏感染筛查和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哟。

结核潜伏感染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结核潜伏感染的检测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使用PPD进行;

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

三、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C-TST)。

 

三种检测法有什么优缺点?

结核菌潜伏感染检测方法对比:

TST:

一、传统的PPD检测不需要仪器方法被广泛接受

二、方便使用无需采血

三、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筛查

四、与卡介苗和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有交叉抗原判断结核潜伏感染特异度低

C-TST

我是包含结核的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的皮肤试验试剂,集合了TST检测方法简便、低成本和IGRAs特异性高的优点。

IGRAs

一、需要抽血,要仪器检测;

二、操作复杂,对技术要求高;

三、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筛查;

四、包含针对结核的特异性抗原ESAT6与CFP10,能有效鉴别卡介苗和大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特异度高。

 

为什么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筛查?

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有5%-10%的风险会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这些人群就像是一个庞大的潜在结核病患者“蓄水池”,源源不断地向结核病这个小水池中输送着“新鲜患者”。一旦出现新发病例,很有可能会造成疫情的传播,产生更多的新发感染,持续向蓄水池中蓄水,就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想要“终结结核病”,关键还是在于切断源头。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关口前移,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及早发现结核潜伏感染者,及时实施有效的、必要的预防性治疗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是预防结核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什么人需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的检测?

我国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筛查的高危人群、重点人群: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艾滋病患者;新生入学体检、学校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抑制治疗;透析;矽肺;骨髓/器官移植;服刑人员;医务工作者;流浪者;吸毒人员。

 

综上所述,新型结核菌素皮肤试验(C-TST)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试剂、检测成本相对较低、检测结果特异性较高,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广州市胸科医院、一分所、二分所均开展该项检测技术,如果你属于上述高危、重点人群或是有结核潜伏感染筛查需求,请到上述机构咨询就诊,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终结结核病的流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学校与儿童结核病防治专业分会,《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防痨志,2020,42 (8):761-768.DOI:10.3969/i.issn.1000-6621.2020.08.001.

[2]中国防痨协会.高危人群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及预防性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防痨杂志,2021,43(9): 874-878.DOI:10.396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2020年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20]279号.2020.04.02.

[4]倪晓凤,刁莎,何思颐等.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临床综合评价[J].中国药房,2023,34(4):391-396.DOI:10.6039/j.issn.1001-0408.2023.04.02.

 

文字:二分所——顾玉虹 伍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