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疗中,每个细微的病变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近日,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节诊疗中心接诊了一名年轻女性,随访一年发现肺小结节没有增大,但病灶出现“实变”,经过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后进行手术切除,术后快速病理提示为“微浸润腺癌”。
“随访一年大小无变化,居然是恶性的肺小结节!”
33岁的安琪(化名)是一名教师,2023年7月的一次体检,医生发现她肺部多发小结节,平时偶有胸痛不适,起初安琪并没有在意。今年7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磨玻璃结节,位于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的结节较大(约8mm*7mm),部分结节与邻近胸膜粘连”。经朋友推荐,安琪来到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节诊疗中心求诊,找到邹建军主任鉴别。
“患者随访过程中肺结节较前无增大,但出现了实变。”对此,由胸外科、呼吸科、肿瘤科、影像科、结核科等多个科室专家组成MDT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
“肺小结节在一年内没有明显变化,这通常是一个良性病变信号,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的可能,特别是对于某些生长缓慢的恶性肿瘤。”专家认为,患者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的结节为磨玻璃状,且与胸膜粘连,手术切除是更安全的选择,不仅可以消除潜在的恶性病变,还可获得更准确的病理诊断。
鉴于医院在胸肺疾病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医疗设备,这让安琪感到安心,并同意手术治疗。手术由外一科(胸外科)主任肖泽林主任医师主刀,过程顺利,成功将肺小结节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右下肺结节为“微浸润腺癌”,证实了MDT团队的判断:这是一个恶性的肺小结节。医生建议,后续遵循医生指导治疗,注意定期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MDT模式在肺结节复杂病例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共同讨论和协作,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这家医院的MDT团队有哪些优势?”
多学科协作:MDT团队由多个学科的专家组成,包括呼吸内科、肿瘤科、结核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这种多学科协作模式,使得团队能够针对复杂病情和疑难病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精准医疗:MDT团队融入了个体化医学、精准医学、快速康复诊疗理念,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科学的疾病诊疗“一站式服务”。患者可以得到更加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高效就医:患者只需一次挂号,便可享受到多科专家联合诊治,实现患者就诊“少跑路、少往返、少等待”,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优质资源:MDT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专家共同诊治,能够及时快速地为患者做出诊断,提供科学、规范、个体化的最佳诊疗方案。这种团队模式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服务。
业务权威和设备先进:广州市胸科医院在结核病、胸肺疾病等领域独特优势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新一代螺旋CT、细菌快速培养仪、PCR扩增仪等,为MDT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当前,医院高度重视学科高质量发展,将学科亚专业内涵建设作为抓手,成立肺结节诊疗亚专科,汇聚医院优秀专家团队,多学科协同防治结合,搭建“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肺结节智慧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加强对肺结节、肺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广州市胸科医院的MDT团队表示,提醒广大市民,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肺部疾病,避免病情恶化。
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节诊疗中心联系电话:15920194710
门诊地点:综合门诊2楼243诊室
肺结节诊疗中心:陈嘉佳 邹建军
医务科:邬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