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胸闷、气短,易被误诊!” | 八年无奈求医路,这个团队巧破肺病“迷团”
茂名的李女士(化名)今年76岁,八年前因反复咳嗽、伴少量白痰、胸闷等症状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胸部CT发现左上肺感染性病变,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进行抗结核治疗,症状好转出院。之后多次复发甚至咳血痰。多年来,她辗转多家医院均未得到彻底根治,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2024年3月,李女士不但胸闷、气短症状加重,而且出现发热。经医生推荐,她来到广州市胸科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诊疗中心就诊,一定要查个究竟。
陈华主任医师详细了解李女士病史,看过胸部CT片后,考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经院内专家会诊,建议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支气管镜刷检物、灌洗液抗酸杆菌均呈阳性,非结核分枝杆菌DNA核酸检测阳性,灌洗液mNGS检出非结核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加上病理诊断,证实李女士所患的确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医师团队为李女士调整治疗方案,李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出院,痰中带血丝、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于近期出院。
找到折磨自己八年的病痛真凶,李女士感慨万千,也对帮助自己从苦海脱离的医生表示感激。
肺结核or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傻傻分不清?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肺病临床表现包括低热、咳嗽、盗汗、乏力、消瘦、胸痛、咳血等,影像学表现为肺部支气管扩张、结节、空洞和实变等,呼吸道标本抗酸杆菌染色和分枝杆菌培养也均为阳性。因此与肺结核高度相似,二者很容易被混淆,也容易导致“误诊误治”。
广州市胸科医院呼吸科负责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诊疗中心主任陈品儒表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容易发生在结构性肺病的基础上,比如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尘肺和肺结核等患者,属于“雪上加霜”。同时,免疫功能低下低下人群也容易罹患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专家:菌种鉴定是关键
研究资料显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与肺结核类似,经常被误诊为肺结核。胸科医院专家表示,部分NTM对临床常见抗结核药存在耐药性,所以精准诊断、尽早治疗非常重要,其中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更是关键,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关于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若干知识点
什么是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的总称,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指人类感染NTM后引起的相关组织或脏器病变,其中以肺病最常见,也可引起播散性病变、淋巴结病变、皮肤软组织和骨病等。专家表示,目前发现的NTM菌种有两200多种,它主要来自环境中的土壤和水源所形成的气溶胶感染到人,也称为环境分枝杆菌,仅少数可对人致病,90%以上可演变为NTM肺病。近年来,NTIM的临床感染与致病日渐增多。
二者有哪些区别呢?
(1)发病人群有特点
有研究表明:肺结核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和老年是两个发病高峰人群。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主要在女性(59%)和老年人(平均年龄66岁)中更为普遍。
(2)传播方式不同
肺结核是通过吸入肺结核患者咳嗽产生的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气溶胶和飞沫传播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TM)主要是通过环境中的气溶胶传播的,当易感人群通过呼吸道、胃肠道或者皮肤等途径,接触或携带了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污物,比如污水、污染的土壤等,可导致发病。
(3)治疗方案有差异
药物敏感性结核病可以通过包含明确的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多药方案得到有效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治疗通常包括使用大环内酯类和注射用氨基糖苷类药物,而多数NTM对抗结核药物有天然耐药性,针对每种NTM菌的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基于目前国际指南,NTM 疾病的治疗仍有一定经验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如何预防?
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自来水中的生存比较多,因此平时要注意用水卫生,避免直接用自来水冲洗开放伤口、器械等。居家时不要直接饮用自来水(需烧开或净化后饮用)。
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美容、整形、口腔、针灸等有创治疗。因从业者为非医人员,进行纹刺修饰需谨慎。
对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群或特定的免疫力低下人群,必要时可采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治疗时机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广州市胸科医院内一科(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简介
广州市胸科医院内一科是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科室,参加了2003年抗击“非典”战斗,2020年1月起科室参加了三年抗击新冠疫情,十多人先后参加医院新冠核酸采样队,支援武汉抗疫、海南、广东省内、广州市区核酸采样工作。参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和我院的新冠定点收治病区工作。为广东省、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医疗团队在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陈品儒主任医师带领下,十多年来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学科团队在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专业领域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以及国内学科影响力,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诊治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参与编写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团体标准的制定,广东省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22年成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同时开展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呼吸康复治疗护理门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呼吸康复治疗团队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系统的呼吸康复治疗理念,开展呼吸康复技术:经鼻高流量湿化排痰、支气管纤维镜下治疗,郑氏多功能呼吸康复阀(呼气末正压阀)、超声药物透入排痰治疗,呼吸相同步震荡排痰及体位引流、呼吸肌肉训练、上下肢肌肉训练、营养治疗等重要非药物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呼吸困难程度等。临床病区目前医护人员2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硕士学位1人、呼吸康复门诊专科护士3名。
本团队主持、参与了多个省市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近年来4次获得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全国优秀论文奖;专长于疑难重症结核病及支气管结核与分枝杆菌病变,支气管扩张并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诊治。中心主任陈品儒主任医师现为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分会NTM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会感染性疾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慢病防控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2020年广州市最美抗疫医师,2022年第八届羊城好医生。
内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牢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技术力量雄厚,秉承“全心全意为广大患者健康服务”的宗旨,胸怀大爱、广泽群生,竭诚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学指导:陈华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撰稿:吴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