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华山论剑:特殊病例分享会
发布时间:2015.11.12

华山论剑:特殊病例分享会

一家三口,为何父亲患耐多药肺结核以后,传子不传妻?为何父亲壮年不治、其子却能逐渐康复?遇到考虑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尚没有细菌学依据的情况下,何时启动针对耐多药的治疗?其疗效取决于什么?治疗策略又如何?带着对这一连串的问题的思考,借着一对父子同患耐多药结核病,结局却迥然不同的特殊病例的剖析,这一次的病例分享会如华山论剑般地精彩。

此次病例分享会由医务科主办,1110日下午在办公楼会议室举行,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辅助部门、分所等近百人医务人员参加。

主讲人为肺结核科邝浩斌主任医师。邝主任及其带领的内四科团队先后承担了多个国际、国内的耐多药结核病的课题。此次分享的特殊病例,就是在他们多年的耐多药结核病的管理中精选出来的一份范例。这一父一子,一生一死的迥异命运,在令人唏嘘的同时,却触发了医务人员的敌忾之心:耐多药肺结核到底披着怎样的神秘面纱?我们今天就是要把它剖析!

分享会上,各路人马不甘示弱,纷纷发表看法。有代表个人的,有代表科室的;有引经据典的,有独辟蹊径的;有强调要合理合规、按部就班的,也有建议大胆创新、尽早出击以免贻误战机的。讨论过程中,参会人员针对发言者的观点或赞同或附议或异议,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观点或有碰撞,中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怎样才是更好更适当的治疗方案。杜雨华主任医师提出“改革治疗结核病的支付方式(改免费支付为等额补贴),有助于耐多药结核病甚至是普通结核病的个性化治疗,有利于增强依从性而提高治愈率”的建议,因观点新颖、敢于创新而获得热烈的掌声。

最后,邝浩斌主任提出个人经验总结,强调了在治疗过程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环节。特邀专家邝小佳、汤春梅也分别作精彩点评。

本次分享会上发言者众多,观点也较多,堪称“华山论剑”。医务科也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推动院内交流与合作,提高全院整体业务水平。(医务科 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