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来临!吃什么解暑?
中医科推荐的消暑佳品来试试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最近,广州高温天气持续,那种无法躲避的酷热让人喘不过气来。7月23日迎来“大暑”,湿气蒸腾的闷热,可当真是“苦夏”。那么这个时候吃什么最解暑?中医科推荐的消暑佳品来试试。
【甘蔗山楂菊花饮】
【材料】:甘蔗500克,山楂30克,马蹄5个,菊花10克。
【做法】:(1)将材料洗净,马蹄去皮,甘蔗斩条,菊花洗净温水浸泡。(2)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入甘蔗、山楂及马蹄,煮30-40分钟,去渣,最后放入菊花即可。
【专家点评】:中医认为,甘蔗有解热止渴,生津润燥,利尿滋阴的功效,而且能为机体补充充足的热能,对于消除疲劳、中暑等有较好的辅助疗效。山楂味酸,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防暑提神的作用,搭配甘蔗,酸甘化阴,有助于改善热盛伤阴的状态。马蹄润肺化痰,清热生津。菊花则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炎炎夏季,天气闷热,人体汗出较多,容易口渴胃口差,故特别推荐此款饮品。
【小贴士】:脾胃虚寒及糖尿病人群少食。
【红荔养颜茶】
【材料】:红茶3~5克,鲜荔枝10个。(3人份)
【做法】:1.红茶放入茶包袋中,投入养生壶内,加水600毫升煮开,捞去茶渣。2.荔枝剥壳、去核,放入养生壶中,煮开后再调成小火煮3~5分钟即可。
【专家点评】:荔枝,“甘温而香,通神益智,填精充液,辟臭止痛,滋心营,养肝血。”时值盛夏,体质虚寒的人群亦有心烦失眠、心慌心悸、情绪低落、月经不调等不适。这款红荔养颜茶能养血、安神、暖胃,尤宜气虚、阳虚、血虚等素日体质虚寒人群,大众也不妨一试。
【小贴士】:素体舌红、湿热盛者勿过量饮用。
【黄皮清鸡汤】
【材料】:鸡半只,生姜3片,黄皮12-15颗(选择酸中带甜的品种),食盐适量。
【做法】:(1)将鸡斩件,黄皮去皮去核。(2)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放入鸡和生姜,慢火煮30-40分钟,撇去上层油留清汤。(3)把黄皮肉放入清汤中煮2分钟,果香味刚好渗出即可;如偏酸可适量加少许白砂糖调味。
【专家点评】:黄皮是岭南地域的时令佳果,其具有消食理气健脾、解暑热、生津液的功效,与鸡肉熬制清汤,入口顿觉甘甜清爽,满口清香,能缓解因夏季暑热导致的胃口欠佳、食积不化、胸膈满闷、口干欲饮等症状,大众也可在盛夏时做保健食用。
【黄皮陈皮焖排骨】
【材料】:猪排骨500克,陈皮1瓣,黄皮15颗(酸中带甜的品种),大蒜、冰糖、料酒、生抽、食盐、生粉、花生油适量。
【做法】: 1、所有食材洗净,猪排骨斩件,用生抽、料酒和生粉腌制备用;黄皮去核后与陈皮一同浸泡于清水中,备用。
2、热油起锅,将腌制好的猪排骨加入锅中炒至微金黄色;加入腌制留有的酱汁,以及泡发陈皮、黄皮所用的水,转中火或小火慢焖;焖到锅中的水份开始浓稠时,根据口味加入实盐与冰糖,焖到水干收汁即可上碟。
【专家点评】:黄皮,是岭南佳果,是这个时间点当造的药食两用的食材。黄皮果,酸甘微温,具有行气、消食、化痰、醒酒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腹痛腹胀,痰饮咳喘,食欲欠佳等不适。陈皮是“岭南三宝”之一,具有越陈越香、越陈越良的特点,能健脾胃,化痰浊,也是岭南人餐桌上的常客。二者搭配,能解肉食之油腻,能增料理之滋味。炎炎夏日,闷热的天气最易让人胃纳欠佳、食欲不振,不思饮食,这款不一样的焖排骨定能让你垂涎欲滴,食指大动。
【清蒸茶鲫鱼】
【材料】:鲫鱼1条(约300克),绿茶叶10克,姜、葱、食盐、花生油适量。
【做法】:1.鲫鱼去除内脏、洗净,用油盐稍微腌制一小段时间。
2.茶叶冷水清洗后填入鱼肚,把鱼放在碟子上,撒上姜丝。
3.隔水清蒸10分钟,待鱼熟后,取出茶叶,撒上适量葱花即可。
【专家点评】:盛夏炎炎,人们多易有食欲不振的情况,清香的料理常能让人恢复食欲、缓解疲劳。绿茶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减肥、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作用。而鲫鱼鲜美,纤维短易消化。用绿茶蒸鲫鱼,特别适合夏季心火旺,容易心烦汗出、口苦口臭的湿热体质人群及长期吸烟喝酒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绿茶性质偏寒,脾胃虚寒以及阳虚体质的人群可多加姜丝。
+ + + + + +【少吃生冷,健脾祛湿】+ + + + + +
过多饮食冰冷会伤及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下降,导致水湿滞留在体内不能排出。另一方面,脾负责我们体内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和水湿,脾胃功能失常也会产生内湿。二者相互作用下,会对我们的脾胃健康造成伤害。
因此,即便在炎炎夏日,我们也要适当管住口,切莫过度贪凉饮冷。
在饮食上,可以以健脾祛湿、舒筋活络为原则,可在日常煲汤的汤料或是食膳中加入一些健脾化湿、强筋壮骨的药材。如薏米,白扁豆,荷叶,车前草,芦根、土茯苓,千斤拔,牛大力,赤小豆,芡实,砂仁等。经常食用此类药膳,可以达到祛除暑湿,舒筋健脾的功效。
医学指导:中医科 潘静洁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