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我院谭耀驹教授团队《耐药结核病精准诊疗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获北京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其中,耐药结核病因发现率低、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已成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广州市胸科医院谭耀驹主任技师带领团队在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等课题的资助下,密切结合临床需求,探索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新型治疗方案,致力于耐药结核病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动应用,建立起适宜我国耐药结核病诊治的新技术和新策略,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助力实现耐药结核病从“经验”到“精准”诊疗的根本转变,与北京胸科医院逄宇教授团队、厦门大学李庆阁教授团队联合申报,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首次阐明我国耐药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该团队通过开展全球规模最大单中心结核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率先绘制绘制我国流行分枝杆菌系统发生图谱和流行耐药菌株基因图谱,证实北京基因型菌群在我国占比62.2%的优势地位,阐明北京基因型“南低北高”特征,揭示其近30年驱动我国耐药结核病传播。同时,率先开展全国最大规模肺外结核患者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肺外结核耐药比例逐年攀升,提示规范管理耐药肺外结核的重要性。首次建立适宜我国耐药结核诊病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组合,阐释异质耐药是导致耐药结核病漏诊主要原因。
2、首创耐药结核快速诊断试剂盒(MeltPro MTB)在全国推广应用
谭耀驹主任表示,耐药结核快速诊断试剂盒(MeltPro MTB)是基于适宜诊断标志物组合,结合探针熔解曲线技术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15项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且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已用于超过200万患者早期筛查,是全国覆盖最广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产品,同时远销国外。率先将分子诊断技术用于病理标本,将其耐药诊断阳性率提高至60%。
3、率先在国内开展氯法齐明和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研究,经验已写入世界卫生组织指南
建立了氯法齐明和利奈唑胺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队列,将其治疗成功率由48%提升至70%以上,耐药结核病治疗的“中国经验”被首次写入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据此制定国家耐药结核病的临床路径,规范超过20万名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改善预后。
项目组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自主开发耐药结核病患者信息管理与监测平台,建立全球最大的耐药结核患者队列,将患者管理监测和科学研究打通,开展全程、精准患者管理,将治疗失访率由25%降低至10%,惠及5万余名患者。
据介绍,该项目组发表论文109篇,其中SCI 52篇,SCI他引846 次。主编国家耐药结核病指南、规范和共识10部,开发耐药分子诊断产品8项,惠及200万就诊患者,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91亿;制定国家耐药结核治疗方案,在全国31个省300个治疗点推广,20万患者获益,引领和推进我国耐药结核病诊疗发展。
医学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