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作为独立第三方开展的公益性项目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2022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广州市胸科医院结核病科在复旦版专科声誉排行榜上蝉联全国4强!
再度跻身全国第4名!
今年是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连续第十四年发布。专家评审学科从最初(2010年)的18个增加至今年的45个。结核病科是第三次参与复旦版专科声誉的全国PK,我院结核病科分别取得了2020年度全国第4名、2021年度全国第5名和2022年度全国第4名的优秀成绩。
据悉,作为旨在助力学科建设的公益性项目,中国医院排行榜由独立的第三方医院管理学术机构开展,来自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的超过5000名专家参与评审投票,其结果再结合医院科研投入与产出形成最终榜单。因为榜单综合考虑学科建设、临床技术与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等综合因素,已成为衡量医院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院级管理水平的一把公认的“标尺”。
谋篇布局:在聚才引智中激发内生动力
近年来,医院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增强忧患意识、实干意识和赶超意识,加快推进高水平特色医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牢牢把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大抓手,持续完善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充分利用“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医科大学结核病研究院”以及肺部疾病研究所等科研平台优势,强化现有科研人才培育,提升自主培养人才能力,启动“广州市结核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科创精英人才培养项目,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建立博士后基地,挂牌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结核病研究室及成为PI单位,首席科学家赖小敏教授深入基层指导临床科研工作等,为医院破解改革发展难题进行积极探索。
2022年以来,全院在科研立项、论文发表、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医院获纵向课题立项28项,参与横向课题2项,全年共有13个科研项目按时结题,结题率达100%,完成了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结核病学)的中期实施报告,及广州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结核病科)(2019-2021)终期验收并获优秀。
优势赋能:加速学科建设提档升级
“学科建设犹如人之体魄,体强才能致远!我们要多措并举打造特色优势学科群,以高质量发展抢占结核病诊疗技术制高点,提升医疗救治能力!”院长刘健雄指出,要对标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坚持“大专科、小综合”的学科布局,不断加强重点学科的辐射效应,在大项目、大平台、大团队、大成果培育等方面给予资源倾斜,不断提升专科声誉度和影响力,努力在“高平台”上再攀“高峰”。
目前,我院结核病学科已发展成为肺结核科、重症结核科、肺外结核科、结核儿科、结核外科、结核病控制管理科等多个结核病亚学科,以及内镜中心、影像检查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肺部疾病研究所等对临床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的重要专业学组,尤其对重症、难治性肺结核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顽固性咯血的介入治疗,难治性气胸、结核性毁损肺,复杂性支气管胸膜瘘、耐多药结核、骨结核、小儿结核、结核性脑膜炎以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的治疗等专科疾病具有较高的医疗、科研水平,加挂呼吸疾病国家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结核病研究院、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肺部疾病研究所等牌子,大大提升了我院结核病学科解决疑难、复杂、急危重病的技术水平与综合实力。
踔厉奋进:再创跨越发展新辉煌
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学科发展和提升诊疗技术水平,搭建各类学术平台,整合医疗资源,不断夯实医院科研实力,提升医院科技学术水平,积极扩充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此次医院在复旦版专科声誉排行榜上连续获得佳绩,极大增强了医院全体干部职工提升结核病疑难重症的诊治能力和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的信心。”党委书记何蔚云表示,今年是医院建院70周年,全院将以复旦榜成绩为崭新起点,高度重视学科人才建设,压实学科带头人责任,扎实推进高水平特色医院建设,努力提高结核病科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在科研论文发表、科研成果申报、临床新技术、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新起点,新作为!胸科人将秉承“仁爱、精益、和合、创新”的院训精神,以敢为、敢闯、敢干的担当作为,勇立时代潮头,护航百姓健康,奋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以结核专科为龙头、胸肺诊疗为特色的集医、教、研、防、康为一体的三级甲等高水平研究型医院。